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经济管理

  • 基于国内外发展经验的中央商务区构建方式探讨

    王征;樊中和;

    中央商务区是城市的经济发展中枢。它标志着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是现代城市的亮丽名片。建立中央商务区是建立现代化大都市的需要,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央商务区的形成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必然产物,中央商务区的功能演进与空间演变都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央商务区建设结构比例不合理会导致其功能失衡,综合开发是增强中央商务区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当今时代,中央商务区的开发方向应当朝着市场化、多元化、信息化、国际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2017年01期 v.19;No.7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西北五省对外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王涛;强莉;

    本文以2012-2015年中国西北五省:陕西、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的对外贸易数据为基础,分析西北五省对外贸易现状,进而基于因子分析测算五省区的贸易竞争力水平。横向比较结果显示,陕西、新疆贸易竞争力较强,青海、甘肃、宁夏三省贸易竞争力水平偏低,对外贸易欠发达;纵向比较结果显示,五个省份在过去的四年中唯独陕西贸易竞争力逐年提升,除外贸依存度低于新疆外,在外贸规模、外贸结构、外贸发展潜力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其他四省贸易竞争力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下降趋势。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果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的机遇下不断提升西北五省对外贸易竞争力提出相关建议。

    2017年01期 v.19;No.72 6-12+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8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财政政策促进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

    魏伟;

    采用2009-2014年面板数据,构建回归模型,引入相关财政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就我国财政政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财政政策不仅从宏观上进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而且在微观层面上进行产业内部的产业高级化调整。

    2017年01期 v.19;No.72 13-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东省物流业低碳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兼与全国其他省份对比

    姚兴华;高爱霞;

    低碳背景下,低碳发展是物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基于前人的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创建了物流业低碳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模型,在模型中,三个主成分按权重由大到小分别是物流业能源结构与产业效率、物流业能源效率和森林碳汇能力。根据该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山东省物流业低碳发展水平相较于其它省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山东省政府通过采取如下措施提高物流业低碳发展水平:借助低碳科技建立低碳能源系统,改善物流业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提高碳汇能力,间接提高山东省物流业低碳水平。

    2017年01期 v.19;No.72 17-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农业经济

  • 稻谷补贴政策与空巢农户科技吸纳行为之间的关联度研究

    聂志平;姚兴安;

    从稻谷补贴角度出发,构建稻谷补贴政策对空巢农户科技吸纳行为的模型,采用江西省402户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稻谷补贴政策对空巢农户科技吸纳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稻谷补贴政策能明显提升空巢农户的科技吸纳水平。其中,平均每亩稻谷补贴每提升1%水平,空巢农户本年度的科技吸纳规模将提高0.092%,下一年的吸纳规模预计增加0.149%,据此,本文提出了加大稻补力度、完善土地扭转制度、建立稻谷补贴监督等政策性建议。

    2017年01期 v.19;No.72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发展研究

    王晓彤;陈盛伟;

    价格(指数)保险能够使不可保的市场风险转变为可保风险,因而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相对于传统种植保险更有优势,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本文通过研究蔬菜价格(指数)保险产品的发展进程,对比分析保险产品之间的差异和存在的问题,并部分借鉴美国经验,从产品设计和政策方面提出改进办法,促进蔬菜价格(指数)保险的发展。

    2017年01期 v.19;No.72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EA模型的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研究

    曾远东;王威;李学术;施思琪;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对于西部地区2014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剔除环境因素与随机因素后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说明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改善空间;内蒙古、贵州农业生产效率处于非前沿面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非DEA有效;重庆、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农业生产效率处于非前沿面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非DEA有效;结合各省市自治区自身的特点,提高农业管理水平或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017年01期 v.19;No.72 37-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农村观察

  • 新城镇居民城市融入过程中的知识利用调查与分析

    叶继红;

    新城镇居民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知识需求与利用问题。调查显示,新城镇居民对知识与技能培训较为关注,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较为广泛,对手机、电脑网络等新媒体产品使用率较高。但是,也存在对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有限,接受培训比例偏低,对电脑使用不熟练,对科技文化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重建设、轻使用",用工单位短视行为,以及社会组织提供服务有限,是造成新城镇居民知识利用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以政府为主导,整合多方力量,共同做好新城镇居民的科技文化服务工作,以促进新城镇居民更好地融入城市。

    2017年01期 v.19;No.72 45-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1984-2014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转型特征比较分析

    吕晓;李丽;刘梦丽;魏淑文;王思明;范德强;

    基于1984-2014年中国居民主要食物消费量时间序列数据,依托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考察城乡二元间居民食物消费的新规律及特征差异。研究发现:(1)城乡居民经济占有量的增厚使其食物消费倾向转型。城镇居民肉蛋奶消费量攀升,农村则呈现动、植物消费交叉竞争但植物性食物尤其是粮食消费稳居主导地位的态势;(2)农村恩格尔系数大致沿城镇恩格尔系数的前进轨迹演变。相较于城镇,农村食物消费的落后表现在恩格尔系数始终持续过大与其所处低端转型阶段两个方面;(3)预测未来居民食物消费特征:恩格尔系数与主食消费支出逐渐下降,副食消费支出以及外出就餐等服务性食物消费不断增加。为实现《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的膳食目标,需对居民食物消费进行科学引导与调控以期食物消费的营养均衡与城乡联动。

    2017年01期 v.19;No.72 52-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新农保”对农村老人就医行为的溢出效应研究

    谭银清;陈益芳;王钊;

    本文利用CHARLS跟踪调查数据和断点回归方法研究了"新农保"对农村老人就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农保"明显提高了较低收入农民生病后的就诊意愿,增加了他们的就诊概率,但没有显著提高他们的医疗支付能力;对于较高收入的农民,"新农保"不但提高了他们的就诊意愿,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支付意愿。总体上看,"新农保"正在使农民的健康意识从"小病靠拖,大病靠抗"向"有病必治"转变,"新农保"对农民的就医行为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同时也折射出较低的收入水平和较高的医疗费用依然是制约农村老人就医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双管齐下,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和"新农保"制度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人的就医困境。

    2017年01期 v.19;No.72 59-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安徽省农村留守妇女生活满意度调查——基于1368份问卷的实证分析

    胡正云;黄鹂;

    城镇化带来了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留守妇女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担负起照顾家庭的重任。通过对安徽省八个县区1368个有效样本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安徽省农村留守妇女生活满意度状况。结果显示,家庭权利归属、政治参与、经济收入、家庭生活和女性社会地位是影响农村留守妇女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鉴于此,本文认为应更加关注农村留守妇女自我实现与身心健康的发展,从多方面改善留守妇女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2017年01期 v.19;No.72 65-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善治”视角下“镇改街道”中突发事件预防研究——以山东省茌平县“镇改街道”为例

    章雅惠;纪新青;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将加快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进程写入十三五规划,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越来越受到重视。"镇改街道"是实现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社会矛盾。因此,在"镇改街道"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居民素质参差不齐,街道办事处行为失当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这不仅会影响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扰乱社会治安、影响城乡稳定及团结。本文通过对山东省茌平县"镇改街道"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进行实地调查,寻求预防"镇改街道"过程中突发事件的有效措施与途径。

    2017年01期 v.19;No.72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法治建设背景下习惯法适用研究——基于黔东南地区村规民约适用调查

    陈森霖;

    在法治建设和民法典编纂的背景下,为了探寻村规民约等习惯法在村落生产生活以及解决纠纷时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深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地区")开展田野调查工作,了解并研究习惯法(村规民约)的适用问题。通过分析黔东南地区村规民约适用的现状,总结出其具有表述通俗性、相对稳定性、内容地域性、利益兼顾性和范围广泛性的共性以及一定的差异性;梳理黔东南地区村规民约制定模式的发展脉络,由寨老主导的单一制定模式向多元相对民主制的转变,主要有代表协商制和村委扩大会议制两种模式,最后向广泛民主制进行转变;为了更好地适应法治建设的要求和体现民主及村民自治精神,黔东南地区各村落通过自我调适,对村规民约的制定程序、制定内容和监督机制进行合理有效地调整以求达到更好的融合点。然而,村规民约的适用还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其法律地位不够明确,有些处罚条款的合法性值得商榷。为了更好地走出现实困境,提出增强合法性依据、司法实践上加强利益考量和促进司法认可的建议来完善村规民约的适用问题。

    2017年01期 v.19;No.72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土地问题研究

  • 农民工土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572份调查问卷的分析

    徐美银;

    本文利用江苏省572份调研问卷,建立logit模型,研究了农民工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民工土地转出因素主要包括个人文化程度、家庭非农收入比例、就业稳定性、工资收入、就业技能、养老社会保障水平、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程度、城镇生活融合程度等。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农民工文化水平,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加强农村土地市场建设,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

    2017年01期 v.19;No.72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远郊农村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阜阳、亳州两市530户农民问卷调查

    王利敏;李淑杰;孙静;

    通过对阜阳、亳州两市下辖的6县20个村530户农民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合理有偿退出前提下远郊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经济活动类型、家庭年总收入、非农业收入、现住房建造时间、是否已在城镇购房及城镇居住优势等指标对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农户的年龄和城镇居住劣势则对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指出就财政压力和资金时间成本而言现阶段皖北平原大部分农村不适宜大规模推行农村宅基地退出。若要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首先要加强宅基地价值内涵的研究确立合理的补偿标准,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度的资源倾斜和政策扶持吸引有能力农户优先在中小城镇购房定居。

    2017年01期 v.19;No.72 89-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文·史·哲

  • 水碧沙明诉清怨——论王夫之《潇湘怨词》的词风

    周美玲;

    王夫之的三组以湖湘文化为题材的《潇湘怨词》分别寄调《摸鱼儿》和《蝶恋花》,以寄托自己作为明室遗民的亡国哀思。前两组仿效辛弃疾《摸鱼儿》词体,其兴意寄托也略相似,但词风有明显的不同。三组词婉约哀怨中带着刚健豪迈,这样的词风是与其"以乐景写哀"等诗学思想主张以及儒家"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诗教有关的。

    2017年01期 v.19;No.72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观意涵——以马克思新陈代谢理论为视角

    孙平;

    马克思的新陈代谢理论与作为当代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逻辑和历史上的一致性。新陈代谢理论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产生对立关系的社会根源,提出了修复新陈代谢断裂的系统条件。新陈代谢理论视角下的绿色发展理念呈现出丰富的历史观意涵:它以实践思维为统领,体现出出场方式的批判性、路径选择的根本性、实现过程的总体性和价值旨归的人本性。辨明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观意涵,对于厘清绿色发展理念的相关理论问题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01期 v.19;No.72 101-10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形势下阿拉伯主流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井臻;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尤其是中国发展崛起和中东时局动荡交叠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于阿拉伯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13年至2016年期间,阿拉伯世界比较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沙特阿拉比亚电视台和埃及《金字塔报》为研究对象,选取"叙利亚问题的中国立场"和"一带一路"两个关键词,从政治、经济两个层面,分析新形势下中国国家形象在阿拉伯主流媒体中的演变,探究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和塑造过程,梳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于新形势下构建积极、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提出自己的建议,期望中国能够在阿拉伯世界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

    2017年01期 v.19;No.72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6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孔子“一贯之道”释说

    王晶;

    "一以贯之"的记载见于《论语·里仁》篇与《论语·卫灵公》篇,分别是孔子与曾子、子贡的对话。孔子回应曾子侧重于修身、为人处事方面,对子贡的回答侧重于学习方法,古来学者对此二篇进行大量考证,力求把握孔子"一以贯之"的真精神。但诸家说法不一、颇有异同。本文认为孔子"一以贯之"思想的主线有:思想核心的"仁"、"忠恕"之道、"仁"之方以及"中庸"之道,笔者在对前人疏释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孔子微言大义之思想。

    2017年01期 v.19;No.72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探《论语》的结构性——以《微子》篇为例

    董雪霏;

    学界一般认为《论语》没有结构性,是随意编排而成的。如果抱着《论语》有结构性的心理去读《论语》,可以层层推导出其中的义理以及蕴含的孔子精神。通过分析《论语·微子》篇的结构,可以看出此篇是孔子一生的一个隐喻式缩影,体现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信念。

    2017年01期 v.19;No.72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思考

    吕彦瑶;周新辉;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更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一带一路"构想借助古代丝绸之路对"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以及对它的现实思考做了比较详尽的论述,主要探讨了"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时代新内涵,背景及机遇和挑战等四个大的方面,重点论述了"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可行性、机遇和挑战等,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研究新丝绸之路有深刻的意义,同时研究这个战略,有利于我们站在正确的角度,了解国际战略分析战略价值,坚定的同我们党统一战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017年01期 v.19;No.72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8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校二级学院党建工作服务育人功能的实践探索

    齐清;史建民;

    高校党建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通过党建工作思想引领、组织保障和渗透凝聚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特别是二级学院党组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直接实施者,承担着服务育人的重要责任。本文以经管学院党建工作为例,对高校二级学院如何使党建工作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2017年01期 v.19;No.72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语言学研究

  • 《欲望号街车》的“酷儿”解读

    赵冬梅;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经典之作。自该剧首映以来,剧中主人公布兰奇则成为备受争议的人物。从"酷儿"叙事策略的角度解读《街车》,我们则发现:布兰奇并非同性恋者;布兰奇这一形象的设置在剧中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方面是剧作家将其作为同性恋者的复仇对象,通过布兰奇的毁灭向敌视同性恋的异性恋发起挑战;另一方面是将其作为同性恋的同情者,通过其悲惨境遇的描绘来宣泄自身在现实中所受不公正待遇。

    2017年01期 v.19;No.72 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撰稿须知

    <正>《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创刊。是由山东农业大学主办,反映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探索我国三农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关注山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常设栏目有:农业经济、农村观察、农民问题、土地问题、文、史、哲、法学、齐鲁农业、会员园地等。本刊热诚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敬请作者投稿时注意我刊以下要求:1.本刊实施专家匿名审稿制度,凡投送我刊的稿件,正文须隐去作者资信。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籍贯、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工作单

    2017年01期 v.19;No.72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