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建川;
元代王祯《农书·农器图谱》收录王祯自撰诗、歌、辞、赋、铭等共207篇,本文以"王祯诗歌"统称之。其诗歌附于《农器图谱》各目之后,形成了"图"、"文"、"诗"三者相发明、相印证的独特结构;诗歌内容不是对正文的缩写和简单的重复,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该农器功用的升华,既有"器"的描摹,也有"用"的指导,更有"情"的融入。王祯诗歌的基础性注释、翻译工作历来少有人问津,本系列论文打算从这方面入手,以完善对王祯《农书》的研究。
2016年04期 v.18;No.71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高国金;
民国时期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农业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现代农业科技普遍传入并应用,中国农业历史出现新特点。文章主要阐述了民国时期农业文化遗产分类与利用,各地相关农业遗产调查与现状,民国时期农业教育遗产继承与谱系,以及当前亟需开展的民国时期老专家声像档案保存工程等内容。籍此重新定义民国时期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提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继承与开发路径。
2016年04期 v.18;No.71 7-1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丽萌;
《关雎》是《毛诗·国风》开卷第一篇,"荇菜"作为《关雎》中反复三次吟咏的唯一一个植物,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荇菜"是一种水草,具有"叶圆而稍羡""白茎黄花""可食""平浮水上"等特点,与"蓴菜"不同,蕴涵水崇拜和生殖崇拜的思想,象征着女性形象。
2016年04期 v.18;No.71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姜东晖;崔凯;马泽芳;
山东省是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大省,特别是貂、狐狸、家兔的养殖,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山东省特种经济动物创新团队通过对山东省的实地调研,在问卷调查及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毛皮动物和家兔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目前还处在低谷之中,针对目前存在的困境和问题给出了合理建议,特种经济动物产业经济运行的研究对推动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
2016年04期 v.18;No.71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明明;郑军;张明月;
"农超对接"供应链能否拥有吸引力在于其运行效果的好坏,而判定其运行效果的关键在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回顾以往"农超对接"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供应链视角,对"农超对接"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对指标构建模型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架,即借助平衡计分模型构建了财务、顾客、内部经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二级指标,进而依据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设立了14个三级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了相关解释。
2016年04期 v.18;No.71 54-5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郑佩佩;马辉;陶佩君;
发展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家庭农场是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导致农村土地闲置最直接最可靠最有效的途径,互联网技术的炙手可热无疑是现代化技术的代表,探究家庭农场主对农业互联网技术选择行为对家庭农场实现现代化农业经营具有实际的重大意义。本文利用对河北省各县市经营规模超过100亩的家庭农场问卷及访谈调查的资料,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对农场主性别、年龄等12个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是否实施智能农业管理和农场主对互联网技术认可程度三个因素影响其选择新技术作用较强,对此提出促进我国发展家庭农场使用互联网技术应该提高家庭农场主综合素质、鼓励适当的经营规模,保证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提高农业互联网技术质量等建议。
2016年04期 v.18;No.71 59-6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接玉梅;杨致瑗;葛颜祥;赵庚星;
近些年来,我国加快了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的探索,一些省份开展了类型多样的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流域生态补偿作为一种经济调节手段,实现了流域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有利于调动流域生态保护者的积极性。本文从基本思路、政策体系、监管制度等维度分析评述了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剖析了大汶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取得成效的原因,并就完善政府主导的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2016年04期 v.18;No.71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静;周玉玺;李明辉;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节水技术推广是应对气候干旱、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本文根据山东省47个粮食主产县市的调查数据,对农户所在地区的灌溉情况、水利设施建设情况以及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访地区水资源供水不稳定,现有的水利设施与灌溉用水不匹配、老化失修严重,且近几年大多没有兴修水利,77.96%的农户对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并不满足;在输水灌溉环节农户多采用大水漫灌的田间灌溉方式,农田节水技术使用率较低,大多数农户表示有必要并愿意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因此,各级政府应增强资金与技术投入力度,完善供水计量设施,继续进行水利设施建设与节水技术推广工作。
2016年04期 v.18;No.71 6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翔;李军辉;王媛;张雪;
章丘泉水资源丰富,有"小泉城"的美誉,泉水是其旅游发展中重要的依托资源。然而,与周边城市相比,其泉水资源的旅游开发还存在资源保护重视程度不够、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形象不够鲜明等问题。对此,应充分发挥章丘泉水的特色与优势,结合区域开发条件,从旅游形象、旅游产品、目标市场三方面进行差异性开发,以提升章丘泉旅游竞争力,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016年04期 v.18;No.71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莉;王群;宋伟;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随着社会发展也发生着相应变化。如何优化路径,达到效能最大,育人最佳,是大家一致在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山东农业大学精准资助育人,构建"经济解困、精神扶志、发展助力"层层递进的模式,对高校学生资助体系质量管理、精细服务和大资助模式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为高校资助育人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2016年04期 v.18;No.71 91-94+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贾继文;诸葛玉平;刘之广;王淳;
为进一步改善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条件,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山东省财政厅教育厅联合实施了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工程。依托该工程项目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对土肥资源环境工程教学实验中心的实验室功能、硬件条件、实验课程与项目、实验室开放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建设与改革,推动了学校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建设成效显著。
2016年04期 v.18;No.71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帅;李万佳;
辅导员是贯彻学校教育教学指导规划的执行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也是学生日常管理的实施者,是高等学校思政教育的先锋队和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引路人。基于此,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辅导员和部分在校学生为样本做了调研,研究当前辅导员职业能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分析表明,当前辅导员还存在工作压力大、科研素养较低、专业化程度较低、职业发展较为模糊、职业认同感较低等一系列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源头把控、辅导员专业化导向、搭建学习平台、提高职业认同、优化职业评价等几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探索高校视角下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辅导员培养体系。
2016年04期 v.18;No.71 9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晓燕;张芸;
乡镇公务员是我国基层治理的主体力量,其伦理导向直接影响基层社会的稳定,关乎基层民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亦与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息息相关。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基层公务员的行政伦理失范现象较为严重,进而构成了对我国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约束力量。因而有必要厘清公务员行政伦理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价值,通过德性培育,构建乡镇公务员行政伦理的"内省"机制;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增强乡镇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外约"力量,内外合力共同促进我国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
2016年04期 v.18;No.71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名望;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印度予以了大规模的经济援助,达到了60.4亿卢比,位居苏联对非社会主义国家援助榜首。它不但为印度打造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且使西方国家对印度援助的门槛逐步降低并引发了竞相投资的景象,并大大扩大了印度的对外贸易,对印度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6年04期 v.18;No.71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于超;
乐圣师旷春秋末鲁国平阳人(今山东新泰人),晋悼公和晋平公时期晋国著名的盲人乐师,师旷的音乐才华冠盖当世,后人称他为"乐圣"。在新泰,关于乐圣师旷的文化遗迹包括新泰师旷墓、岱庙石阙、亡佚的师旷著作《师旷》。师旷具有"好乐无荒"的音乐理念、乐与政通的音乐思想、以音不调为耻的音乐审美观念;师旷的政治思想包括"爱民""惠民"人本思想和法德并施的治政理念;师旷还有"秉烛之光"的论学思想。
2016年04期 v.18;No.71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鹏;
《家》作为巴金"激流三部曲"的代表作之一,其特殊之处在于巴金先生以有意识的人物刻画和巧妙的情节构思,来表达时代精神和时代生活之时,在无意识之中吻合了"人是什么?人何以为人"的哲学问答。即:人以意志自由为存在立本,为生存立本。人的意志决定其行为和选择,其行为和选择构成其存在的轨迹。然其存在却不尽受制于意志的决定作用,反而会在不同程度钳制其意志自由,左右其选择和行为。而"叛离"与"逃逸"是归往自由与存在的和谐之地的可靠路径。
2016年04期 v.18;No.71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玲玲;
《山月记》是日本近代作家中岛敦的成名作,也是战后日本高中国语教科书的"固定课文"之一。虽然唐传奇《人虎传》影响了《山月记》的创作,但是中日学界对二者在主题思想承继关系的密切性方面一直存在忽视倾向。本稿从范本《李徵》、《人虎传》与《山月记》的比较文学考察入手,揭示中岛敦《山月记》不仅在故事情节上与范本一脉相承,在主题思想——变身原因的宿命论、性格论剖析上也对范本进行了继承和拓展;其次重新探讨中岛敦直接引用范本的变身结果——老虎,其引用背后所反映的日本社会文化意识形态。
2016年04期 v.18;No.71 126-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李泽栩;苏百义;尚海军;
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从劳动物质变换过程出发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壤成分的影响,通过分析城乡之间物质交换过程指出资本逻辑改变了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人对自然界物质和能量的获取使社会和自然间正常的物质交换断裂而导致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将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理论与"三农"问题相联系,要统筹城乡之间关系,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民"、"新农人",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走生态"三农"之路。
2016年04期 v.18;No.71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