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玉玺;岳书铭;刘光俊;
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农民选择偏好及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对新农村建设具体实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对山东省东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中各项具体内容的认知、参与偏好及支付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农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民支付意愿的关键因素,村集体组织功能的弱化对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农民支付意愿更倾向于农村公共设施、生活设施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
2012年02期 v.14;No.53 18-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瑜;杨林娟;谢鹏云;范瑞雪;
现阶段对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而言,产权融资是其发展的物质基础,有效解决产权融资问题是解决其资金困境的关键。本文选取甘肃省1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作为样本,通过调查分析其产权融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落后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了完善合作社各项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推进股份制改革、明晰政府财政资金产权等解决建议。
2012年02期 v.14;No.53 24-27+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鑫;陈晓君;
土地作为农民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由于土地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农民投资理念的落后等原因,无法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农民单纯依靠体力劳动进行土地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减少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创造条件落实、完善土地股份制改革,实现土地资产化,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最大化,为农民创造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理论背景,深刻讨论了土地资产化与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相关性,运用理论工具分析土地资产化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促进作用,并针对我国农村土地资产化的制约原因,提出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技能培训等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
2012年02期 v.14;No.53 28-33+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韩鹏云;刘祖云;
"一事一议"制度历经10年,实现了从村庄范围内农民自行筹资筹劳到政府财政资金予以奖补的变迁。本文对这一制度变迁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度再变迁的路径创新,认为应完全剥离向农民筹资筹劳,将"一事一议"变为村民表达公共产品需求偏好、项目决策、执行的有效制度框架。
2012年02期 v.14;No.53 34-38+57+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毛维国;王广卷;
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住房及宅基地流转主体一直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农村住房流转与宅基地使用等矛盾愈来愈突出,并逐步成为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放宽农村住房及宅基地流转限制,逐步实现农村住房及宅基地流转市场化,不仅可以缓解当前城市商品房市场的紧张局面,还能够极大地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2012年02期 v.14;No.53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慧;阳相翼;
生态效率是基于环境、经济系统相互关系的测评标准,同时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伴随着我国农村快速建设的进程,农村垃圾的大量产生和低效利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背离了生态效率原则的要求。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在依法规制农村垃圾减排与利用方面还存在立法理念落后、专项立法欠缺、监管体制不合理、具体制度不完善和法律责任不明确等制度缺陷。在生态效率原则的指导下,从农村垃圾减排与利用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垃圾管理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2012年02期 v.14;No.53 44-48+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方金;
农业体系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农业各部门或各领域为改进粮食和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效率,改善农村环境和农村人口状况,提高全民营养水平和生活标准,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村进步,保证人类免于饥饿而实现生产要素按各种比例、采用不同方式有效结合的体系和机制。将农业体系建立在一个更加公正和合乎伦理的基础之上,对于粮食安全、全民福利、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等农业体系目标以及这些目标之间的平衡十分重要。
2012年02期 v.14;No.53 4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霞;耿丽;
我国苹果产业化的发展使苹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形式不断创新。实施苹果品牌战略管理,提升苹果品牌竞争力,成为苹果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基于的经济学原理对苹果品牌建设进行研究,得出中国苹果品牌建设策略。
2012年02期 v.14;No.53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曲芙蓉;彭玉珊;孙世民;
利用来自于山东省17地市的456份调查问卷,从供应链物流、环境维护、质量安全追溯及辅助管理4方面实证分析了受访超市质量安全的认知与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超市对供应链物流和环境维护的认知度较高,对质量安全追溯和辅助管理的认知度较低;在猪肉入口把关、冷链物流和问题猪肉处理等方面有较好的行为,在设备和刀具清洗消毒、人员健康检查、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质量安全追溯、第三方检测引入,以及当发生猪肉质量安全问题时向社会公众道歉与承诺等方面的行为不够规范。据此,从法规宣传、舆论营造、业务培训、榜样树立和监管奖惩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超市质量安全的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的政策建议。
2012年02期 v.14;No.53 63-6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谌杨杨;
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中,旅游业以其关联性强、开放程度高等特点成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先行者,因此,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鲁南经济带的红色旅游以其丰富的资源,独特的魅力,良好的发展机遇成为鲁南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内容。鲁南经济带地域相连,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红色旅游资源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大。应统一认识,主动适应区域旅游合作和一体化发展趋势,着力解决目前红色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建立协调机构,扩大宣传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培养专业人才,树立品牌形象,推进鲁南经济带红色旅游合作的发展。
2012年02期 v.14;No.53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姜东晖;赵艳;张鸿晶;
泰安作为旅游名城,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本课题组在泰安市进行了碳足迹有关的问卷调查,并且运用泰安市统计年鉴,IPCC的碳排放系数,使用国际通行的碳足迹计算方法,借助碳足迹计算器,完成对泰安市产业体系和居民消费活动的碳足迹计算,并以此作为基础依据,对泰安市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进行评估,进而对泰安市低碳排放产业体系及消费模式的构建提出合理建议。
2012年02期 v.14;No.53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郑芳;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作为新兴的区域性组织在亚太地区迅速发展,并得到了世界广泛关注。本文从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发展阶段、合作内容以及发展机制等方面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横向比较,一方面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进行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为国际区域性政策的选择提供某种参考。
2012年02期 v.14;No.53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伟松;胡尤升;
近年来,民主问题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争论的焦点基本围绕在东西方民主的差异和孰优孰劣上。面对西方民主意识形态的入侵和渗透,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伪存真,破除对其迷信;谨防西方"自由、人权、平等"民主意识的演变。通过对中西方民主问题的辩证分析,充分说明民主模式遵循的是最适合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民主的形式应具有多样性而不是排他性等结论。中国特色民主之路是一条立足于具体国情,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其发展历程值得各民主国家参考和借鉴。
2012年02期 v.14;No.53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也;
本文以农村社会学的视角,针对我国特殊的国情,分析了"三化同步"中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基础地位,分析认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越是深入推进,农业的基础支撑作用越叫显,农村这块"短板"越需要补齐,农民群体的影响力越不能忽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入推进我国"三化同步"的重点方向。
2012年02期 v.14;No.53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晓雷;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期,也是现代化建设和民主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乡村治理是我国民主化进程发展最缓慢的一个基层治理单位。推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乡村的治理是必须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当前乡村民主化进程主要面临着乡政府与村委会、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不顺;选举中的民主程度不高;乡村公共事务决策不公、民主监督不力和宗族势力死灰复燃等方面的困境,针对此,从理顺三种关系;完善选举制度;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与村务公开制度和合理引导乡村中的宗族势力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推进乡村治理中民主化进程的对应之策。
2012年02期 v.14;No.53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洪深;
企业的激励必须讲究只有做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本文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在运用激励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方法和策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促使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希望对企业在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实践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2年02期 v.14;No.53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易显飞;涂道勇;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高度关注科技创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在新中国的科技事业由弱到强发展过程中,领导人的科技创新观也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多地关注,对领导人的科技创新观的研究成果也逐步增多。但也存在下列不足之处:从研究方式来看,对三代领导人科技创新观研究,在现阶段还处在以研究领导人个体科技创新观为主,缺乏整体性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存在着失衡的状况,除了关于江泽民科技创新观研究比较多外,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科技创新观研究明显不够。从研究视角来看,已有研究更多地是从中共党史的视角来进行研究,缺乏从发展经济学、科技政策学与科技哲学等视角对三代领导人的科技创新观进行全方位审视,导致已有研究结论不够全面,在对科技创新实践的战略性指导方面也较弱。
2012年02期 v.14;No.53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谭晖;
网络交际中广泛存在网络语言与普通自然语言的转换,网络语码转换在语码转换研究中不可忽略。从语码转换顺应性的普遍原理出发,对网络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进行分析,阐释了网络语码转换过程中基于顺应的交际性、身份认同性、多样性特点。
2012年02期 v.14;No.53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董新胜;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高校相继合并或新建校区,拓宽了办学空间,提升了整体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了高校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同时,由于多校区办学的复杂性,在发展规划、管理体制、服务保障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立足实际探讨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对策,对于充分发挥多校区办学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2年02期 v.14;No.53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鲍小会;
《论语》是今天我们了解孔子的思想和学说的基本文献,它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本文主要是通过《论语》去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创新的理念,然后分析推动教育创新的社会背景和条件,为今天我们主动适用社会环境的变迁,迎击挑战进行教育创新,努力做好培养人的工作而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012年02期 v.14;No.53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尹蛟;赵泉;吴华杰;马艳阳;王珊;刘培莹;高继卿;潘志华;
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培养个人能力,提高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大学生文化活动参与度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大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对活动的内容、类型、各个环节等各方面的感受,以及从活动中得到的收获,探讨了调动大学生参加文化活动积极性的几条建议。
2012年02期 v.14;No.53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震宁;李卫东;梅泽川;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是高校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走上科学规范的法治化轨道是高等教育得以完善实施的有效保证,本文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法制化开展的意义、教育主体的权益关系、受教育者的权利救济等方面,探寻对高校学生事务进行法制化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明确权益、细化规章、普法宣传、权益救济、队伍建设、观念更新等方法和手段,真正实现管理工作人本与法本的思想协同进步,使受教育者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使高等教育的法制化、科学化得以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发展。
2012年02期 v.14;No.53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