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志涛;谢爱国;
基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急迫性和必要性,面对农村建设资金的极度短缺已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解决农村住宅投融资的瓶颈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住宅建设情况,指出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是发展农村住宅市场的首要推动力,并从农村住宅市场需求与前景,农村住宅现状分析,国内外农村住宅建设投融资,建立农村住宅建设财政金融的配套政策、财政金融支持的途径与方法、投融资的体制与机制改革等几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2009年02期 v.11;No.v.11 1-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林丽琼;江潮炳;
通过对农村私营企业主的社会资本进行操作化定义,从社会关系网络、信任、规范三个方面衡量企业主社会资本,运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福建农村私营企业主社会资本的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型期农村私营企业主社会资本以传统的社会资本为主,该结论能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框架。
2009年02期 v.11;No.v.11 5-9+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陈志龙;
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是指城乡居民在享受基本社会保障服务上享受水平基本相当的服务。以政府公共政策理念为视角,从政府经济政策、政治政策价值和社会政策方面分析了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建构的理论依据,从而得出政府作为政策制定主体和公共服务权威型提供者,在建构城乡社会均等化保障体系上应该遵循"配置与分配决策"中的效率与公平、服务性、社会利益的增进与平衡等政策理念,进行政策建构行为的优化,做出合理的政策选择,提出了政府构建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的政策选择,即经济、政治和社会等三个层面的政策选择路径。
2009年02期 v.11;No.v.11 10-1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海伟;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政府财政收入不足,供给能力下降,农民自我供给能力低下,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陷入困境。因此,必须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党对农村工作的指示精神和总体要求,基于我国历史因素和现实国情分析,务必寻求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供给模式。
2009年02期 v.11;No.v.11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倩;王蓉;张义;
在根据地政权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实施了社会保障政策,本文以苏区、陕甘宁边区和东北解放区三个根据地为代表,在梳理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基础上,从伦理视角对这些政策进行了概括性的评述。
2009年02期 v.11;No.v.11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修风光;修凤丽;
陕西省于2007年7月分别在泾阳县和洛川县实施了奶牛和苹果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2007年11月笔者在泾阳县和洛川县以问卷调查方式对239户奶牛养殖户和苹果种植户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对影响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因素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险的种类、保费是否合理、对保险的认识和收入四个因素对农户参与农业保险意愿的影响显著,并提出增加农业保险的种类、给予财政补贴、加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识等措施,以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2009年02期 v.11;No.v.11 23-26+38+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吕志轩;
食品供应链中紧密的纵向协作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涉及纵向协作的理论有很多,但通常都是被独立应用的。本文对一些主要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述评和综合。文章指出,不同的理论观点往往是互相补充的,要想全面地分析纵向协作的演化本质,需要将这些理论综合在一起,但这种理论的综合也可能破坏主流的交易费用经济学和代理理论的完美性。未来的相关研究应更多的关注战略联盟、合资、长期契约等各种中间状态及其区别。
2009年02期 v.11;No.v.11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戴媛媛;曾庆诗;
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承包制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农村出现的经营方式的创新。山东省曹县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走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产业化经营体系已初具规模,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在这一变迁过程中,当地政府的组织保障以及三种经营模式渐趋成熟的经验,对探寻如何以本地资源为基础,从农业内部寻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009年02期 v.11;No.v.11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付淑敏;
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没有畅通的流通渠道,就会出现农产品滞销、再生产环节中断等问题,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本文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通过对聊城市农产品流通现状分析,发现聊城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规模小、流通市场体系不健全、质量监管不力、信息渠道不畅通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提出加强农产品流通管理,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2009年02期 v.11;No.v.11 39-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孙丽燕;
水产品是山东省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我国加入WTO以来,理论界对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探讨较多,但多数是案例分析或经验总结式的规范研究。针对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较少。在广泛搜集资料掌握山东省水产品出口情况的基础上,运用RCA、LnRXA、出口贡献率等指标对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山东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思路和对策。
2009年02期 v.11;No.v.11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8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晓;
林木植物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效益,只有充分发挥林木植物的和谐共生作用,才能达到环境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林业乃至整个农业的生产和发展,从而确保森林资源系统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而比较各国林业发展的进程和采取相关的举措,并指出我国林业发展的不足,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2009年02期 v.11;No.v.11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林凤章;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作为新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日益严重,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撑,致使农民失去土地后面临严重的生存风险,同时也带来了权益缺失救济的困难。因此,根本的问题要从法律制度层面入手,针对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具体要求,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与保障机制,为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提供法律支持。
2009年02期 v.11;No.v.11 66-70+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睿;
在我国,几千年的儒家文明以孝为起点,这也是形成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内在动力。如今,这种模式已逐渐弱化,而只能通过制度化的建构——农村养老保险,来实现"老有所养"的问题。然而,在实践中却举步维艰。本文通过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供给主体——政府和农民的博弈分析,以求找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问题所在,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009年02期 v.11;No.v.11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全生;
改革以来,中国农民先后推出了家庭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专业户、小城镇、农民工、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村民自治、农业产业化等九大创造,为中国农村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创造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具有同向性、非对抗性特点,反映了农民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总启动器。
2009年02期 v.11;No.v.11 76-7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赵阳;
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开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几年来有关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内容涉及到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状、方式、影响因素、解决对策等。在总结其研究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指出了目前学术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009年02期 v.11;No.v.11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知宇;
刘少奇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特别是他在1938年扩大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期间,主持起草了中共中央的《三个决定》并作了《党规党法的报告》,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认真学习和研究《三个决定》和《党规党法的报告》形成的历史背景、特点和意义,对于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09年02期 v.11;No.v.11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苑来学;车先礼;
在新的形势下,高等学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内涵发展,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定位,统领发展思路,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正确处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切实增强发展思路的科学性、可行性,真正实现高校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2009年02期 v.11;No.v.11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文荣;聂家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理论体系上,主要体现为继承与开放、创新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及实践性相统一;在制度安排上,主要体现在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协调,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有机统一;在实践上,主要体现在目标的坚定性与手段的灵活性、过程的渐进性相适应。
2009年02期 v.11;No.v.11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建玲;燕慧君;司海维;
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思维方式决定语言形式。由于各民族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就造成了不同民族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因此,研究语言的等值转换,首先应是思维方式的等值转换,思维方式的等值转换是等值翻译的核心。本文依据英汉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语义调整及语言结构调整两方面,详细论述了在等值翻译过程中思维方式转换的重要意义,并指出翻译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语言表面,片面地强调翻译技能的培养,应进行两种语言思维的对比教学,引导学生从语言深层语义上进行逻辑分析,提高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对思维转换的敏感性,从而提高翻译效率。
2009年02期 v.11;No.v.11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建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需要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以道家和释家文化为两翼。儒、道、释三家在和谐思想方面,虽然有所差异、各有特色,但殊途同归,都是要达到和谐人生。它们都强调从自我的修炼做起,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智慧的人、快活的人、有趣的人。
2009年02期 v.11;No.v.11 10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谢志勇;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展现了一个农村的世界,刻画了一系列普通农民形象。他笔下的农村苦难而美好,农民大多品格高尚,对土地饱含深情,这正反映出路遥内心深处浓厚的农民性。通过小说中农民苦难生活的描写、对土地和农民的深深热爱等方面展现路遥的农民性,并对路遥农民性的形成作初步分析。
2009年02期 v.11;No.v.11 111-11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成轩;
为繁荣泰安经济,加强本地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建立特色文化,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碑志和大量调研实践,对泰安地区东岳庙会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相对深入的研究。本文认为正是由于古人们对泰山的无比景仰和对东岳大帝、碧霞元君的崇拜,以及历代帝王们在岱庙举行封禅大典的庆典活动、佛道的宗教活动以及民众的朝山进香活动,才在岱庙一带形成了以祭祀活动、贸易活动和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东岳庙会。
2009年02期 v.11;No.v.11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明坤;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体系中优秀的拳种之一,一招一式表达了人与人在对抗技击中所蕴含的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哲学。太极拳理论把技击、修炼、养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得淋漓尽致,堪称武术理论之精品。在以往对太极拳的研究中,太极拳的理论引用频率很高,并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让人觉得有距离感。其实太极拳的理论所包含的都是传统文化中生活之道,生存之道,是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和发扬,是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和途径。
2009年02期 v.11;No.v.11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潘玉美;
论述了中等艺术职业教育的特点;分析了中等艺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要求;提出了中等艺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策略。
2009年02期 v.11;No.v.11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樊丽丽;
本文从语言知识、听力技巧、心理障碍等几大方面出发,分析影响日语专业学生听解能力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在日语听力教学中的几点相应对策以提高日语专业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2009年02期 v.11;No.v.11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