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评书

  • 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资金良性循环机制

    马建春;肖东平;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种种弊端,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体制的不足导致大量农村资金外流,农村金融需求遭到抑制,资金陷入恶性循环。我们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打造农村资金良性循环机制,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包括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放开对民间金融的管制等。

    2006年04期 1-4+3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精英与社会资本建构

    李军;

    农村社会资本不足,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瓶颈。而农村社区精英资源丰厚、能力较强,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精英是农民组织化的凝结点,是社会规范的维护者,是现代观念的弘扬者和社会关系网络的连接者,是农村社会资本内在的增长极。

    2006年04期 5-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9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宁阳验证

    刘卫东;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和国内一些先进地区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山东省宁阳县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理念引入农村经济领域和引入社会事业领域。实践证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部分的解决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有力推动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创新了农村基层管理模式,强化了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

    2006年04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鲁西南新农村建设的五个难题——基于吴庄村的调查

    马昊;

    本文通过对鲁西南吴庄村的调查研究,认为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势必充满难题:生产发展路径迷茫,建设主力流失,自然村村民对村委会的认可度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难度大,强有力领头人难寻。

    2006年04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法治意义与路径

    严颂;何跃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与政策治理相比,法治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注定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运用法治能较好地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良性协调发展。

    2006年04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鲜花产业出口贸易发展评析

    周应恒;齐博;

    本文从分析我国鲜花产业生产和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入手,探讨推进我国鲜花产业出口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然后分析现阶段我国鲜花出口贸易发展制约因素,并就此提出发挥我国优势促进鲜花出口贸易发展的建议。

    2006年04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世界贸易格局下的中国花生出口:现状、问题与对策

    许良;

    花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净出口大宗农产品,花生生产和贸易的健康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减缓国外油料冲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世界花生贸易格局和政策变化进行了总结,然后分析了我国花生出口状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花生出口的对策建议。

    2006年04期 26-2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论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由“巴西状告美国高地棉花补贴贸易纠纷案”谈起

    田野青;接玉梅;张凤娟;

    本文由巴西状告美国对高地棉花补贴贸易纠纷一案入手,分析了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包括美国农业法律框架、补贴规模和方式。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同WTO规则有比较严重的不一致,因此根据WTO贸易规则,美国需要对其国内法进行修改以符合国际贸易规范。

    2006年04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李季芳;

    海洋休闲渔业是渔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在我国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章针对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如“缺乏统筹规划、设施差、规模小、短期行为严重”等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城镇郊区的垂钓娱乐项目,开发黄金海岸休闲旅游项目,发展沿海渔区旅游业,开办海上旅游观光活动等措施。

    2006年04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农业供应链的个性探析

    王常伟;吴志华;

    供应链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现实证明,以供应链的视角进行宏观调控或企业管理的变革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不同行业因其特性而使其供应链有着不同的个性特色,本文对农业供应链的个性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与论述,希望对我国政府或企业实施基于农业供应链上的调控或管理有所帮助。

    2006年04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袁洪泉;

    本文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动机”的角度,从“向城力”和“向乡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应用计量经济的方法对各因素进行了量化,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消除制度因素的阻滞、鼓励农村私营企业发展、扩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提高农民收入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2006年04期 43-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目前学术界关于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认识误区

    张新光;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围绕乡镇政府体制改革提出了“撤销乡镇”、“乡镇自治”、“乡公所制”、“县政乡派村治”、“削弱乡镇”或“加强乡镇”等等政策主张。这既表明了人们对于乡镇政府的地位和功能认识不清,也显示出了人们对乡镇政府到底是“弱化”还是“强化”、“行政化”还是“自治化”的基本判断存在着严重分歧。追根溯源,问题的关键在于西方政治社会学理论中关于“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认识范式不足以说明“国家/皇权-地方精英/士绅-乡村社会/农民”之间的互动关系;而“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理论”虽然注意到了“国家———社会”非均质性的特点,但其整体论与实体论的理论品格仍然成为其致命的缺陷。因此,只有主体通过“他者视角”反观自身的“视阈剩余”时,才有可能把握主体的“超在性”,而一切“外来语”和主观推断终究是不能站稳脚跟走好自己的路。

    2006年04期 48-52+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拉动力研究——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

    葛颜祥;接玉梅;徐光丽;

    小城镇建设一方面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通过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拉动工业的发展。利用统计分析手段对泰安市69个小城镇的相关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在泰安市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镇域农民人均收入将提高0.36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加14.87元;可以拉动乡镇工业收入提高6.9个百分点,乡镇工业增加收入704.7万元;同时,小城镇建设还拉动了区域房地产市场,其相对强大的人流、物流带动了餐饮、服务业、流通业的发展。

    2006年04期 53-5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村经纪人竞争力提升问题研究

    周霞;胡继连;

    农村经纪人是从普通农民中脱颖而出的农村市场人才群体,他们凭借多年市场经验积淀和对市场信息的捕捉,引领农户对接市场,成为深受农民欢迎的市场向导。本文针对农村经纪人竞争力提升的必要前提,鉴于农村经纪人的极大需求性,个体中介发展空间的有限性和我国现有农村经纪组织的困境,提出以个体经纪人兼任经纪组织负责人的新型农村中介组织形式,实现资源整和,优势互补,缓解我国农村经纪人竞争力提升的难题。

    2006年04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调查与思考

    郭振宗;

    根据调查,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许多成功经验,但也凸现出许多问题。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其以后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转化,必须科学界定统筹对象;通过统筹大病和基本医疗保障结合、农民自愿参合和经济激励结合,解决农民“逆向选择”问题;选择低成本农民交费方式,合理划分和确定各级财政及农民交费比例;科学确定统筹层次;把政府主导和分地区、分环节引入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探索农民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方式,加强政府统一规范。

    2006年04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试论乡村社会灰色化现象

    崔永辉;

    乡村社会灰色化是当前乡村治理危机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研究在初步探讨了乡村社会灰色化的特征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遏制乡村社会灰色化趋势的对策:一是强化乡镇基层政权;二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三是重建村庄共同体。

    2006年04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资源价格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李亚云;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众多国家设计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资源产品的价格应以资源产品的价值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率为其指导原则,综合考虑、灵活运用市场机制。我国的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而且由于长期以来资源价格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资源价格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研究,指出改革现行资源价格体系,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各类资源价格关系是促进资源节约的根本措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2006年04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城乡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流动的统筹机制与政策

    戎丽丽;黄保亮;胡继连;

    尽管近年来我国城乡分割和相互封闭的格局逐步被打破,但城乡产业发展关系还是很不协调,基本原因在于城乡资源配置关系的不协调,即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流动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资本、劳动力、科技、人才等要素的配置上。本文在研究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流动时,主要侧重于资本资源的统筹配置和劳动力资源的统筹配置分析。

    2006年04期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城乡统筹下的农地非农化制度改革

    王成艳;岳茂锐;孔玲;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土地非农化制度改革必须打破既有的制度框架,将农民土地财产权纳入物权保护的框架,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石,政府有效调控下市场机制主导的新型制度,最终实现土地市场建设的“两种产权,一个市场”的一体化目标。

    2006年04期 80-84+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农地承包权流转之类型化考察

    韩鹏;

    农地承包权①转让经发包方同意的限制是必要的和可行的,此外,物权法还应规定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受让权,但受让方的范围不宜限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地承包权的出租后,承租人所取得的权利是物权化了的债权,其租期的限制应当符合《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物权法草案(四次审议稿)允许农地承包权有条件的抵押是对现行立法的重大突破,是切实可行的,其抵押权的实现方式有其特殊性和灵活性;设计农地承包权的继承制度既要充分考虑我国农村的现实,又要保持相关法律之间的协调。

    2006年04期 85-8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中外比较研究

    姚念衡;屈晓婷;杨杨;

    通过对中、西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回顾,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绩效考评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中国国有企业应该实现从单一的绩效考核向有效的绩效管理提升,建立起完整、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

    2006年04期 90-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哲学的思考

    苏百义;

    什么是哲学?人们普遍认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其实这一表述的科学性有待探讨,真正的哲学很难用一个准确无误的概念加以界定,尽管如此,不妨可以从哲学的相关要素加以分析说明,本文谨从哲学研究的内容、哲学的实质及哲学的意义等维度探询哲学的奥秘。

    2006年04期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汉语外来词特点析

    曹大为;

    外来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独具特色的成员。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汉语外来词数量激增,与以往相比,呈现出以下特点:所指内容涉及面广;音译词增多;字母词增多;音译词音节语素化。外来词以其丰富多彩的姿态成为新时期人们生活中的亮点。

    2006年04期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心理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柳德军;

    由于中国拥有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和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事实,从而构筑了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自我优越感和华夏文化优越论。然而,中国自明朝起逐渐落后于西方世界的事实和近代中国经受的百年耻辱,却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人民自强而敏感的个性特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共领导人,他们的思维和决策无疑对中苏同盟关系的进程发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006年04期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现代汉语超音段音位特征的语言学功能探析

    苏章海;徐红新;

    本文从超音段音位特征的界定入手,以现代汉语为语料,在普通语言学的框架之内探讨了超音段音位特征在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上的功能。分析发现,超音段音位特征作为语言中音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系统性,是音位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其功能表现在这三个平面上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和不均衡性。

    2006年04期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转型期小说中非理性主义的人性书写

    尚琳琳;

    在社会的经济与文化转型期大潮的冲击下,在理性主义的人性观与商业化社会价值观的矛盾中,非理性主义试图对人性作出重新规定,旨在改变不能与现存社会状态相一致的社会伦理价值观念,将诉诸于生物性的人性自然性与社会性再次达到统一。在这种现实的渗透下,转型期以来的小说创作以一种完全迥异于传统的新视角洞察个体人的生命体验与存在方式,使人的生命欲望被凸现出来,人的主观意志被张扬出来、人的个性自由被挖掘出来。

    2006年04期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雅:陈廷焯论词的审美倾向

    王吉凤;

    “雅”是中国艺术精神之一,在整个词史中“雅”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词的创作和批评中“雅”是一个重要的标准。陈廷焯论雅的突出特点是用沉郁来丰富了雅的内涵,与浙西派不同的是更追求情意结合的雅,而不仅是外在形式的雅。

    2006年04期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总目录

    <正>~~

    2006年04期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撰稿须知

    2006年04期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农业经济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山东农业大学胜利召开

    2006年04期 127+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