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同理;
2005年山东省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一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①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稳定增长;②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③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三化联动”取得了明显成效;④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进一步增强;⑤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成效显著;⑥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这标志着山东省农业已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发展环境十分有利。为确保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必须确立正确的发展策略,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新局面。
2006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江华;李明月;
新一轮农村征地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实行征地区片综合价。征地区片综合价格是农村征地的完全货币补偿价格。实施区片综合价,意味着必须对其他非货币补偿进行价格折算后从区片综合价里扣除。现实中,很多地方在征收农地时,除货币补偿外,还广泛地实行了留地安置。表面上,留地安置是对农民的实物补偿,但实际上也是变相的货币补偿方式。在实施征地区片综合价后,将面临着以何种价格形式将安置留地这种实物补偿形式从征地区片综合价里扣除的问题,这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本文提出了三种安置留地的价格计算方法,并研究了三种价格形式的区别和适用范围。
2006年01期 5-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课题组;秦庆武;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在借鉴国内、国际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
2006年01期 10-13+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雅鹏;
破解“三农”问题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是我们所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然而,农民收入少、农业效益低、农村发展慢、粮食安全供给压力大、城乡差距大等种种现象表明,解决“三农”问题与建设农村和谐社会不容易,原因是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根源既有历史性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也有政策性的倾斜支持城市和工业的问题,还有一系列制度安排的不合理及其缺失问题。故此,在充分认识破解“三农”、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农村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实施包括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发展农村生产力、改善村风民俗等系列措施,将有助于我们完成这一新的历史任务。
2006年01期 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孙金荣;李华;徐敬;丁燕燕;
山东省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目前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研究、开发的力度小,效益低。应重视文化内涵的发掘、阐释,提升文化品位,储备文化生产与产业开发的人力资源,加强农村文化品牌的研究与开发,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提高工业化程度,提高经济效益。
2006年01期 23-27+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祖全;
息讼是中国农村解决争议的主要方式,导致这一现象普遍存在的缘由,其中固然与农民自身的原因有关,但更存在着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试图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谐”、“无讼”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对农民解决争议的影响性,解读制约农民息讼的深层根源以增强农民法律意识,达到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的目的。
2006年01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军;韩祥铭;徐杰;
山东是个农业大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本文在总结分析山东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现状的基础上,对农村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界定,以期对全国其他地区具有借鉴与启示意义。
2006年01期 33-36+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满广富;高爱霞;周清品;卢国芹;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城市相比呈现为制度外供给,并且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严重阻碍了农村、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呈现上述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在运行上仍然没有突破人民公社时期指令性强制供给的弊端。本文结合财政学和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提出了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构建策略。
2006年01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陈伟诚;胡宏伟;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经历了萌芽、初建、发展、辉煌、衰落、探索重建、新合作推广七个主要阶段,与之伴随,因时因地出现了战时管制型合作医疗、队社福利型合作医疗、新福利型合作医疗、风险型合作医疗、福利—风险型合作医疗、医改型合作医疗等六种主要合作医疗模式。文章评析了上述六种模式,分析了影响合作医疗模式有效运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正确、积极定位政府角色和合作医疗制度设计与医疗保险的“梯次接轨”两点启示。
2006年01期 42-46+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宋磊;刘桂芝;
本文在总结了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中产权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建设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现有农信社产权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究,最后着重就构建农村信用社新型产权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提出了几点对策性建议。
2006年01期 47-5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胡银华;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又一大隐患,他们代表的是相当数量的中国新一代农村青年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但是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与老一辈相比有了很大的差别,表现出明显的二维性。对此,必须就这一群体的思想道德状况展开研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指导思想、管理方式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
2006年01期 51-55+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8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0 ] - 于静;韩立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详述了失地农民产生的背景,并从现行的土地制度、补偿制度、政府对土地的监管、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信息地位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
2006年01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7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潘寄青;姜卫良;张小兵;韦中晶;
发展与加强我国农民教育是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但是我国农民教育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笔者认为:要发展我国的农民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应当研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民教育体系;建立与健全我国农民教育的各项政策法规;理顺我国现在的农民教育管理体制;设立国家农民教育基金,健全农民教育保障体系。
2006年01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刘洪仁;
本文在较系统地介绍了研究社会分化问题的国内外有关理论学说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民分化的含义,重点研究了当代农民分化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为以后研究农民分化,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2006年01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0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周洁红;钟勇杰;
蔬菜是我国农业的第二大种植业,随着蔬菜出口的不断增加,蔬菜标准的国际化将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对当前影响我国蔬菜出口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国际组织、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在蔬菜农药残留标准上存在的差距和我国蔬菜标准体系中的问题,从完善蔬菜标准体系角度提出我国蔬菜产品跨越绿色壁垒的对策。
2006年01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孔伟;欧名豪;
[]对1949-2002年相关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山东省耕地数量经历了显著增加(1949-1955)、急剧减少(1956-1961)、缓慢增加(1962-1964)、持续下降(1965-2002)四个阶段,总体上表现为先增后减,总量趋减。文章还分析了近几年山东省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差异性和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分布重心的变动趋势;并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宏观驱动力,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其中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
2006年01期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侯庆丰;费翔;
随着张掖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人口的增长,该灌区水资源日益短缺,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寻求一条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制度变迁达到合理的节水之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关于水权制度变迁的理论性文章非常多,但是从水权制度变迁的前提假设出发来实证分析的探讨尚且不足。文章通过分析张掖市农灌区农户行为的“理性”,探索一条诱导性水权变迁之路,其目的是在河西内陆河流域构建可交易的水权制度。
2006年01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马风云;王键平;
本文旨在论述林业在山东“生态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作用。主要针对“生态山东”建设的总体目标,就山东省不同地貌及地质(山区、丘陵、平原、沿海、盐碱地等)条件下林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指导思想、经营特点、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了落实林业方针政策,改变传统林业开发模式,建设高效、生态、可持续林业的发展新思路。
2006年01期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维;
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行业协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和应对入世挑战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农产品行业协会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制约协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2006年01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叶琪;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较多地采取资源-产品-废物的直线生产方式,既浪费物质资源,又破坏了生态环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新的方向。现代农业生产必然要求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要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实现更高层次的循环,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2006年01期 95-9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盖会全;李其才;李中新;苏树民;
本文对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内涵作了表述,提出了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行机制概念;分析了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行机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行环境、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行主体的动力结构分析、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行机制的目标结构;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行机制的调控、操作和系统运行提出了建议:实行政府宏观指导,企业化运行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建立以企业投资为主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实行讲究实效,着重提高职工、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技术培训机制。
2006年01期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孔见;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有的一套语音系统和发音规律。人们在学习某种外国语时,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其本族语发音法基础的影响,把本族语的一套发音习惯迁移到外国语中去。文章探讨了山东方言对山东人学习英语中以辅音为结尾的音节及含辅音连缀音节的影响。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
2006年01期 102-104+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庄淑霞;孙文霞;
交际中的语言具有间接性、含蓄性和不确定性,这是因为语境不同话语含义不同。语境是话语含义推演的基础。语言交际的过程既是话语理解的过程,也是对相关语境搜索的过程。本文认为成功的语言交际是以寻求关联为基础、准确解读语境为前提、有效推演话语含义为目的的认知——推理过程。
2006年01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传礼;
岛崎藤村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一生中发表了许多作品,有诗、散文,也有小说,其中《春》是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本文通过对作者岛崎藤村及其作品《春》的分析,阐明了作者创作《春》的动机,揭示了作者与《春》中主人公岸本拾吉的关系,反映出明治初期新兴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抱负和苦闷。
2006年01期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蔚;
本文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认为音乐学术研究的学者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介入流行音乐的研究,并在流行音乐研究的方法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另外,还针对一些认识上的问题重点阐明了民间音乐、民族音乐、民歌和民谣的关系。
2006年01期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金凤;王淑芹;
“经典”问题一直是学界焦点。当代中国特殊的历史语境,特别是西方“文化研究”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挤压”经典空间、消解文本概念、淡化经典意识、揭示权力运作等等,都促使学者思索“经典”在今日多元文化情境下的变革,严肃认真地对待“经典”的重构或阐释。
2006年01期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侯爱萍;张静;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按农、轻、重比例关系发展国民经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在理论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农业思想,但在实践中由于产业化次序选择而执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对农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006年01期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01期 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01期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