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透视“经济过热、农业过冷”

    盖国强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三次经济过热现象及其原因的分析,认为我国农业发展迄今还没有摆脱“政策农业”的窠臼,经济形势好了,就把农业抛在一边;当经济形势再度趋紧的时候,又不得不通过政策向农业倾斜予以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政策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型,实现农业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2005年02期 1-7+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5 ]
  • 土地制度变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杨文进

    我国“三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现行的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符合的两权分离的土地制度密切相关。要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三农”问题,使农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农村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园,就必须彻底地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是解决现有矛盾和使我国农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加强农村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2005年02期 8-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02 ]
  • 新阶段农业政策绩效分析

    史建民

    本文从农民收入、粮食产量和耕地保护三个方面分析评价了新阶段农业政策的绩效并计算了其绩效指数,结果表明新阶段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较低。这一方面与经济运行的自然力对农业政策主观努力的消解有关,同时也与政策技术的粗放性有很大关联。从完善农业政策技术出发,本文就建立国家年度农业法案审定制度和农业政策评估制度做了探讨。

    2005年02期 15-2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32 ]
  • 和谐社会与“三农”问题

    孙彦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在不同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社会和谐涵盖的内容和标准是很不相同的。要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和谐观。构建和谐社会,道德资源和伦理规范是一个重要支撑点。“三农”问题是实现社会和谐目标的重点内容之一,和谐社会的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相比较,处在更加高端的位置上。只有稳定农村,反哺农业,善待农民,中国才会有一个和谐与繁荣的未来。

    2005年02期 22-27+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2 ]
  • 县域经济的经济学思考

    赵国如

    从区域经济学看,县域经济是县域行政区间或其经济空间范围内的经济;从发展经济学看,县域经济是含有大片落后的农村区域,传统农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低,即欠发达的县域经济。从我国现代化进程看,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

    2005年02期 28-3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74 ]
  • 税费改革之后农村公共产品融资机制创新——兼论山东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张吉国

    农村公共产品融资机制创新对于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人民公社时期和税费改革前的农村公共产品融资机制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当前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作者认为,当前进行的税费改革,并没有改变传统的农村公共产品融资机制,反而会恶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作者提出了创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机制。

    2005年02期 32-4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90 ]
  •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精神文明的重构

    孙玉娟

    中国城镇化的研究,多停留在物质文明层面,较多关注基础建设、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体制和政策方面,而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社会主体——农民的研究力度不够。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正在经历着一个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角色转换过程。因此,重构农村精神文明,重塑农民的精神世界,用先进的思想观念教育和引导农民,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树立“大文明”观念,对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城镇化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05年02期 41-45+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1 ]
  • 农村公共品融资与民主理财

    张润,赵伟,朱延琳

    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作为现阶段农村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从制度建设到制度实施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这一制度还没有得到全面普及和有效实施。农村公共品融资制度的建设和有效实施必须要有良好的民主财务制度作为基础,因此要进一步加快农村民主政治和民主财政财务制度的建设。

    2005年02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8 ]
  •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的探讨

    张玲,姜良全,薛兴利

    本文通过对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的分析,指出目前该机制存在着筹集比重不合理、国家和集体承担比重过小和筹资标准过低、保障能力差的问题。对此,应明确政府和集体的出资比重,确立科学的筹资标准,建立以个人和政府出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社会捐助为补充的高效合理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

    2005年02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12 ]
  • 从建国后“民工潮”和体制性改革的互动关系看我国制度文明的进展

    孟凡胜,王丽新

    建国后,由于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农村经历了几次大的“民工潮”,本文分析了几次“民工潮”的起因、特点,阐述了“民工潮”现象和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互动关系,并说明了这种互动关系所体现的我国制度文明的进展,分析了我国“民工潮”进展过程中我们体制上的弊端,从而找到制约我国“民工潮”问题解决的体制性因素,同时提出了解决“民工潮”问题的对策。

    2005年02期 52-5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8 ]
  • 新形势下农民增收难的症结及其突破对策

    高承江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新形势下要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分析农民增收难的症结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抓住关键,采取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以突破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2005年02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5 ]
  • 山东省金融支持农民增收的难点与对策

    刘丹丹

    在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指导下,山东省的农村经济始终走在全国其他省市的前列,但在对农民增收的金融支持方面仍存在一些难点,本文从当前山东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及金融支持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金融支持农民增收的难点,诸如农业的社会效益与银行经营的商业性之间的矛盾、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单一且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仍存在诸多问题、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创新滞后及“三农”的先天弱质性导致其缺乏争取资金的能力等,并提出了从明确各金融机构的义务建立资金循环机制、落实担保机制、创新金融信贷产品到明确信贷重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和建议。

    2005年02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3 ]
  • 河北省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消费实证研究

    秦伟广

    本文利用河北省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基本数据,用典型相关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北省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提高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2005年02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6 ]
  • 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与思考

    韩晓翠,陈盛伟,张秀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的加快和农民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加剧,农民互助合作的愿望日益增强。2003年,农业部推出了100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试点单位,本文选取其中3家有代表性的合作组织加以分析。分析采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框架,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行为和绩效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得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启示,并针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005年02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71 ]
  •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若干适用问题研究

    孟庆华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客体内容应表述为:国家对耕地、林地等农用地的管理制度;在客观要件中,“数量较大”与“造成耕地大量毁坏”只要具备任意一种结果,即可构成本罪;本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本罪主观构成要件只能是直接故意。处理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与行贿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等罪的牵连犯问题,应当适用数罪并罚原则。

    2005年02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90 ]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困境思辨

    唐涛,廖晨歌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不足,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性不强。现实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不仅受限于其权利性质的不明,而且受到自身权利矛盾和农田模式相对滞后的制约。同时还有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羁绊,欲增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自由度,必须从其自身和诸多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全方位的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

    2005年02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24 ]
  • 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法制化的问题及对策

    郭光智,杨广海,许霞,牟志刚,孙绪艮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法律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分别从立法、执法、监督、利益关系、历史文化传统、公民的法律素质和自然因素等方面,指出了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法律制度实施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保障其有效实施的对策和建议。

    2005年02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43 ]
  • 衡平策略中的收益权——专利权批判与重新定位

    彭哲

    知识产权制度尤其是专利制度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取向在现代国际竞争中遭到扭曲,如今已被演绎为争夺市场、垄断资源、进行信息时代“圈地运动”的工具。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显然是最直接的牺牲品,但就更高层次的价值而言,这样的恶性竞争绝非人类之福音。而以反垄断法规制垄断性的专利权之途径,其局限性已经为实践所证明。据此,专利权被设定为垄断权利是不恰当的,今天这种垄断权利的不断扩张更是危险。在政府监管下的收益权,是对专利权所作的更符合社会利益需求的定位。这一结论的提出将基于以下分析和论证:通过历史分析和法理的道德评价对知识产权主流认识进行反思和批判,以此为基础提出对于专利权这一权利重新定位的初步构想,然后再以社会和经济的分析对其合理性作进一步的论证。

    2005年02期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8 ]
  • 《边城》语言艺术成因探析

    宋阜森,谢玉兴

    沈从文的《边城》,在语言艺术上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从“四个题记”出发,结合作者思想、性格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对《边城》语言艺术加以蠡测,便会发现,其成因显然与作者所谓的“人事”、“恰当”与“文字”有着密切的关系。

    2005年02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7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7 ]
  • 从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的转译谈英语的意合现象

    刘洛林

    无论是定语从句还是状语从句的转译,翻译时译者都需仔细领会原句所蕴含的深层逻辑意义,然后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综观定语从句与状语从句的转译,形合是次要的,意合才是主要的,因为其中的关联词只起表面的连接作用,意义并不明确。英语中关联词用得多、用得泛,意义反而不固定,易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汉语中关联词用得相对少,意义也相对稳定。汉语意合表现在不用或少用关联词,英语意合则表现在关联词的一词多义上。

    2005年02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7 ]
  • 英汉语篇的形合与意合及其文化思维观

    王淑华

    语篇的形合与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最明显的区别特征,是语篇语言学和英汉语篇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英语注重显性接应,结构完整,以形制意;汉语则注重隐性连贯,讲究功能和意义,以意驭形。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两种语言的形态上,而且反映出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思维观。英语语篇的形合特征则与西方民族形式逻辑思维法密切相关;汉语语篇的意合与汉民族的综合思维和模糊思维模式相辅相成。

    2005年02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6 ]
  • 关于秦桧归宋后几个问题的再讨论

    聂立申,梅焕钧

    关于秦桧归宋及归宋后态度为何转变,史家众说纷纭。一般史家认为秦之南归是金人纵回,但近来也有史家提出异议。本文以为秦之南归是其个人努力及金人战略的一部分;其归后对金态度的转变是由当时社会环境、宋金力量对比及宋高宗思想和秦个人人生观转变等众多因素造成的,不是秦叛变降金的结果。

    2005年02期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6 ]
  • 小康社会视角下的生态正义及其实现

    骆徽,刘雪飞

    生态问题是制约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作为社会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生态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针对我国目前生态问题的基本现状,实现生态正义是当务之急。

    2005年02期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53 ]
  • 萨特的自由理论阐释

    苏百义,康维波

    任何理论观点都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产生的,都有其产生的合理性、必然性和积极性。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释义了萨特的自由理论,这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5年02期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0 ]
  • 山东省农村经济重点研究基地

    <正>2003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挂靠山东农业大学成立山东省农村经济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为切实加强山东省农村经济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与管理,学校成立山东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学校行使挂靠单位的职责。学校党委副书记周林博士兼任中心主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靳相木教授任常务副主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胡继连教授为基地首席专家。基地成立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不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三农”问题的解决,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研投入、学术交流、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本基地现有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该学科于1996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山东省重点学科,于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2004年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基地成立以来,已招生和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36人,博士学位研究生26人。基地建设发展中,时刻关注山东省“三农”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于2004年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新阶段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山东农业态势追踪等重大问题招标立项,学校投入科研经费20万元作为基地建设专项基金。基地成立以来,总计承担科研项目51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3项,省部级12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6项,获其它科研成果奖励26项;发表研究论文522篇,其中在学术刊物上发表502篇,在学术会议上发表20篇。

    2005年02期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