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创刊词

    盖国强

    1999年01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接力探索──从李大钊到毛泽东再到邓小平

    陈占安

    1999年01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及其走向

    陈希玉

    1999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牢牢把握高校德育正确方向

    田建国

    1999年01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高等农业院校教学管理的创新

    胡金波

    本文论述了教学管理创新的内在必然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必须树立新型的教学管理质量观、整体优化的教学管理效能现与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规,阐明了教学管理计划、手段、氛围、组织和制度的创新。

    1999年01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国内外经济走势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曲福田

    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的动荡和不确定性,也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判断国内外经济形势,并相应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与战略做出调整,是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国内外经济走势分析入手,深入剖析了其对农村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据此提出了近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任务: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在确立稳定农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深化制度改革、加快技术进步、加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加政府投资、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乡镇企业重组、实施小城镇战略和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等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1999年01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认清知识经济发展趋势 建立我国农业创新体系

    董树亭

    1999年01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内涵、效应与对策

    吕天军

    本文首先界定了政府采购制度的内涵,然后从①可以有效地扼制政府采购过程中的腐败行为,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②可以节省政府采购支出,提高政府采购效益;③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④有利于我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⑤有利于我国外贸的健康发展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社会经济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对策。

    1999年01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王超

    1999年01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转轨时期的经济组织体制:效率分析与模式优化

    张鸣

    国有经济的低效益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制度或体制问题,经济的低效益主要源于体制的低效率。提高国有经济效益的出路在于体制变革或创新以使经济体制效率得以根本改进。基于此,我们试图运用经济体制效率结构分析理论(刘世锦,1993),通过对转轨时期经济组织制度的效率特征进行描述与分析,构建校为合理的体制模式,以期为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经济改革战略的选择提供政策建议。

    1999年01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农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丁爱军,魏学武,曲召令,于洪祥

    1999年01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张明亮

    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并拥有基本一致的目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作用巨大且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增强经营、科技意识;推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进程,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的优质化、商品化、市场化水平;增强农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1999年01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也谈农业弱质特性及其矫正对策

    靳相木,岳书铭,宋卫真

    农业弱质特性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存在和得以展开的。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在对传统的单一农业生产部门的弱质特性作了新的概括和表述的基础上,论证了矫正弱质特性进而使之向强势产业转变的正确选择是尽快制定和实施以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为核心内容的农业产业组织政策,而不是单纯着眼于为其“输血”的农业保护政策。

    1999年01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探析

    李吉增

    1999年01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对“精准农业”的认识──烟台市发展精准农业的启示

    徐奎祥,张为艳

    1999年01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明的“脚步”与自然的“印记”

    孙彦泉,王成义

    在绵亘漫长的原始文明中,人类运用简陋的生产工具、十分有限的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顽强地向自然界抗争,通过艰辛的劳动为后世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铺下令人缅怀的基石。农业文明的社会生产力一直处于低速发展中,对大自然的改造是温和的、渐进的,对自然资源有限的利用和不自觉的保护,为以后工业文明的巨大发展留下了一个充足的资源空间。工业文明使社会生产力出现了狂织式的飞跃发展,膨胀了人们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宏愿,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方式是强硬的、猛烈的、超量的,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的。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应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生态文明──既开发自然又保护自然的新文明,只有把人类文明推进到生态文明阶段,才能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999年01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转折点

    聂家华,踪明,杜守军

    本文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审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作用和历史价值,认为全会为中国现代化的启动和展开奠定了思想前提;是当代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折点;是从僵化半僵化状态、封闭半封闭状态到改革创新、走向世界的转折点淡由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过渡的转折点;是当代中国由大乱走向大治的转折点;也是当代中国的发展理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

    1999年01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刘东,王曙光

    1999年01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贯彻《高教法》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花亚纯

    1999年01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高校专利产权保护及科技成果转化措施的探讨

    张云生

    高校是科技发展创造的重要基地,但自1993-1997年5年间,高校申请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数量连续下降,这与高校现有的科研条件很不扎称。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滞后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发明创造远离市场需求;高校对专利技术和成果的自我转化力弱,未在专利技术上获取实惠。扭转目前这种状况的措施是:要加强高校专利发明管理;制定产、学、研三结合新机制,开辟多条成果转化新途径;加强知识产权知识宣传培训等。

    1999年01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的实践与思考

    刘志伟,亓乐秋

    1999年01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干部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周林,高哲学

    1999年01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现代高等教育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

    董新胜,刘超

    1999年01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农业推广教育的特殊性

    方子节,李新然,潘吉焕

    农业推广教育是相对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教育形式,它具有广泛性、实用性、实践性、区域性、时效性、灵活性、服务性、专业性、持续性等特点,对此深入认识和认真把握,才能有效改善推广教育与推广工作。

    1999年01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世纪的兴国之策──《现代科技基础知识干部读本》读后

    丁长青

    1999年01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