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与我国中间阶层的培育
张倩;林美卿;
摘要(Abstract):
要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必须培育中间阶层。赖特基于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提出了"中间阶级"的理论,并把"中间阶级"定位于一种"阶级关系内矛盾的地位",而且认为"中间阶级"的扩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也是中间阶层形成的重要时期。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扩大中等阶层的收入,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无疑对我国中间阶层的培育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阶级;中间阶层;社会结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张倩;林美卿;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赖特.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 [2]统计局首次调查新中间阶层生活.重庆晚报,www.sohu.com,2006-09-26.
- [3]李强.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状[J].社会,2005,(1).
- [4]李培林.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 [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研究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 [6]郑杭生.社会公平与社会分层[J].江苏社会科学,2001,(3).
- [7][美]埃里克.欧林.赖特.阶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 [8]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