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酱历史起源研究Studies on the Origin of Sauce in Shandong Province
于林;陈义伦;吴澎;李洪涛;
摘要(Abstract):
历史上"醢"、"酱"的最初出现,有其自身的历史逻辑和必须具备的历史条件。研究"醢"、"酱"的历史起源,必须通过史籍和考古资料考察探明下列历史条件因素:制作"醢"、"酱"必需的盛器、盐、动植物产品原料、大豆、小麦、"制曲"和发酵技术等,这些因素既是"醢"、"酱"开始出现的客观条件,也是历史证据。考察表明,山东地区特别是临淄是我国酱及酱油的起源地之一,是重要源头,历史悠久,醢、酱出现应有8000多年的历史,"以豆合面而为之"的酱及酱油出现应有4000多年的历史,酱油形成独立的生产工艺应有2100年的历史。贾思勰《齐民要术》是山东以及临淄地区酱文化历史文化丰厚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KeyWords): 酱;酱油;历史起源;山东酱文化;临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于林;陈义伦;吴澎;李洪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包启安.酱及酱油的起源及生产技术[J].中国酿造,1982,(1):3-14
- [2]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与发现[M].济南:齐鲁书社,2004:2-10.
- [3]王永波,王守功,李振光.海岱地区史前考古的新课题——试论后李文化[J].考古,1994,40,(3):247-255
- [4]吕世忠.先秦时期山东的盐业[J].盐业史研究,1998,(3):10-15
- [5]李慧竹,王青.山东北部海盐业起源的历史与考古学探索[J].管子学刊,2007,(2):43-46.
- [6]何德亮.山东新石器时代农业试论[J].农业考古,2004,(3):58-69.
- [7]逄振镐.东夷人的灿烂文化[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2,(4):1-8.
- [8]何德亮,张云.山东史前居民饮食生活的初步考察[J].东方博物,2006,(2):51-61.
- [9]郭文韬.试论中国大豆栽培起源问题[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15,(4):326-333.
- [10]张光明,芦琳琳.海岱地区文明形成进程的考古学研究[J].管子学刊,2004,(4):70-80.
- [11]王永波.淄博市后李新石器时代至宋元遗址[J].中国考古学年鉴[M].文物出版社,1990:3-8.
- [12]魏成敏.桐林田旺遗址简介[J].管子学刊,1987,(1):82.
- [13]李埏.《史记·货殖列传》时代略考[J].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1999,25,(2):71-76.
- [14]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
- [15]贾思勰.齐民要术校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