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域下我国农地金融创新的可行性研究Research on the Feasibility of Rural Land Finance Innovation in China from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李停;
摘要(Abstract):
如何激活农地的金融属性,借助农地金融创新让土地流动起来,以此带动城乡要素流动实现收入均等化,已成为当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当前农村工作实际,从制度、政策、经济和技术等多维视域下全方位考察在我国现阶段推行农地金融创新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私有制不是农地金融化的必要条件,农地金融化不会改变当前我国农村基本土地制度;政府先后修订了相关法律、陆续出台专项政策,为农地金融创新护驾起航;农地的生存保障功能日益淡化,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逐渐覆盖农村,为现阶段推行农地金融创新建立良好的经济环境;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在产品设计、定价、流程设计和风险规避等方面已有多年实践基础,为实施农地金融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KeyWords): 农地金融创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可行性;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农地金融创新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9BJL104)
作者(Authors): 李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罗剑朝.中国农业投资与农业发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 [2]张学兵,张红伟.基于农地金融视角下的农民融资困境研究[J].学术论坛,2011(9):145-149.
- [3]周小全.城乡统筹中的农地金融问题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 [4]尹云松.论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J].中国农村经济,1995(6):36-40.
- [5]邓大才.论论农村土地承包权证券化[J].财经研究,2003(4):48-54.
- [6]文秀勤.农村土地证券化:动因、障碍及国际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15(12):80-84.
- [7]朱玉林.农村土地证券化经济可行性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9):37-38.
- [8]王平,邱道持,李广东.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土地抵押贷款需求探讨:以重庆市开县农户调查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2):73-77.
- [9]臧波,杨庆媛,周滔.农村土地收益权证券化的农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重庆市11个典型村的调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6):51-58.
- [10]卢建新,苏雨薇.中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与证券化意愿调查研究[J].农业经题,2013(8):49-55.
- [11]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 [12]陈锡文.农村土改不能突破三条底线[N].人民日报,2013-12-05.
- [13]高圣平.农地金融化的法律困境及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2014(8):147-166.
- [14]蒲坚.解放土地—新一轮土地信托化改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