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与突破:路径依赖视角下“大包干”制度创新的双重面相研究Gradual Progress and Break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Dual Aspects of System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th Dependence
雷乐街
摘要(Abstract):
学界对“大包干”的研究成果中,大多从突破性、偶发性的角度来阐述“大包干”的制度创新意义,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其制度变迁的渐进性面相,应将“大包干”视为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渐进性过程中的突破性环节。首先,通过整理凤阳县至区、社、队等四级相关档案文献,重新梳理和再现凤阳“大包干”试错的过程与细节。其次,基于路径依赖理论,从非正式制度角度考察家庭经营的历史韧性面相和公社体制下的多次回归。再次,从农业生产中自然与经济规律地位的重新确立来论述理性回归的“理性”层面。研究认为,应将“大包干”的突破性意义界定为渐进性探索基础之上的自然演进与理性建构双向互动的结果,“大包干”的发生正是遵循路径依赖逻辑展开,是对家庭经营这一传统非正式制度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KeyWords): “大包干”;渐进性;突破性;路径依赖;理性回归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改革过程中农村先富群体培育机制研究——以安徽凤阳为例”(SK2021A0248);; 安徽财经大学校级科研青年项目“路径依赖视角下凤阳‘大包干’制度创新的渐进与突破双重面相研究”(ACKYC21051);安徽财经大学校级科研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语境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话语体系研究”(ACKYB20020)
作者(Author): 雷乐街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赵树凯.“大包干”政策过程:从“一刀切”到“切三刀”[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8(2):19-30.
- [2]谢太平、汤祖传.安徽农业“大包干”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及其现实启示[J].江淮论坛,2018(5):28-32.
- [3]李嘉树、董国强.农村改革是“边缘革命”还是“核心突破”——对科斯、王宁的补正兼谈改革之缘起[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8(3):11-19.
- [4]杜桂剑.“大包干”概念之考辨[J].党史研究与教学,2020(3):87-93.
- [5]李嘉树.凤阳“大包干”:从地方政策到改革典型[J].中共党史研究,2020(3):125-133.
- [6]陈庭元.推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的1年.1980年1月,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79-0014-001.
- [7]关于省委对各地试行联系产量的生产责任制问题的通知,1978年12月12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78-0018-006.
- [8]关于认真搞好联系产量责任制的意见.1979年5月1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79-0014-002,凤阳县档案馆藏.
- [9]农业经济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关于在农村实行“大包干”办法的报告.1979年7月1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79-0014-003.
- [10]关于传达贯彻省委农业会议精神的情况报告.1980年1月21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80-0012-001.
- [11]蒋庄近况(情况反映1980年第1期),1980年2月1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80-0015-001.
- [12]江山公社1980年加强生产责任制意见:关于燃灯公社段桥大队实行小宗作物定产到田责任到户的调查.1980年3月7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80-0015-003.
- [13]岳林大队“大包干”越办越好(情况反映1980年第4期),1980年3月17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80-0015-004.
- [14]关于板桥区实行“包产到户”情况的调查(情况反映1980年第7期),1980年4月27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80-0015-007.
- [15]关于农业生产包干到户的管理办法(初稿) (情况反映1980年第17期),1980年9月8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80-0016-006.
- [16]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 [17]杜润生.中国农村改改革发展论集[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8:226.
- [18]崔希福.制度创新的两种模式:自然演进与理性建构之辨[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1):30-35.
- [19]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年夏季号.
- [20]诺斯,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7.
- [21]杜思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及其经济意义[J].现代商业,2004(4):63-64.
- [22]杜润生.中国农村改改革发展论集[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8:60,74,129,179.
- [23]推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的两年.1981年2月19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81-0014-002.
- [24]李成贵.中国农业政策:理论框架与应用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89.
- [25]李飞龙.中国农地制度70年变革:以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为分析框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0):71.
- [26]杜润生.中国农村改改革发展论集[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8:274.
- [27]岳林大队“大包干”越办越好(情况反映1980年第4期),1980年3月17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80-0015-004.
- [28]推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的两年.1981年2月19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81-0014-002.
- [29]关于印发陈庭元、王宇新同志在全县四干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1984年2月20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84-0006-001.
- [30]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82.
- [31]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M].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60.
- [32]农业经济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关于在农村实行“大包干”办法的报告.1979年7月1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79-0014-003.
- [33]推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的两年.1981年2月19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81-0014-002.
- [34]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M].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78.
- [35]推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的两年.1981年2月19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81-0014-002.
- [36]关于在农村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的总结报告.1979年12月18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79-0014-004.
- [37]总结经验、乘胜前进、誓夺八十年代第一年农业更大丰收:陈庭元同志在1979年度全县农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大会上的讲话.1980年4月4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80-0012-005.
- [38]推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的两年.1981年2月19日,凤阳县档案馆藏,凤阳县委档案J001-Y-1981-0014-002.